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高中生炒股赚4.5亿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高中生炒股赚4.5亿的话题。
文章目录列表:
1.新手如何选股?
2.同学两亿岁100环多少集
3.快乐家族的人都很有钱吗?
4.有一千万存在银行会过得怎么样?
新手如何选股?
你好,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来选择个股:
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主要包括macd指标、kdj指标以及均线理论,它们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比如,当个股的macd指标出现金叉、kdj指标出现金叉、均线理论出现多头排列时,投资者可以适量的买入该股,或者把该股加入自选继续观察。
公司业绩
业绩是推动上市公司股价涨跌的内在动能。投资者应尽量选择当季度,或者当年度业绩较好的个股,避免选择业绩出现巨亏的个股。
消息政策
消息政策对股市会产生短暂的影响,比如,国家进行雄安新区的建设,会吸引一大批的投资者买入相关的个股,刺激股价上涨,在短时间内投资者可以配置雄安概念个股。
主力动向
主力资金的流入流出对个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力资金大量的买入会推动股价上涨,主力资金大量的流出,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因此投资者尽量选择主力资金流入的个股。除此之外,投资者可以选择行业的龙头股。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同学两亿岁100环多少集
被称为对冲基金大师一般需要几个条件:业绩记录有十年以上,复合收益率要很漂亮(20%+),赚的钱要以十亿为单位,有过几次经典之战。
符合这些条件的投资大师,全世界大概有二三十位吧,都是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大师们从净值1美元到几十美元乃至4万美元的投资历程,赚取数十亿美元的财富故事,自然能引人入胜,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他们的从零到一,即开始创业和募集第一只基金的这一步。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也没有名气,没有历史业绩,团队就是光杆司令,创业第一步也并不容易,靠的也是一个人缘或机缘。对于大师们自己而言,一生之中有无数大小战役值得回味,但估计最难忘记的还是第一战-首募之战吧,因为多少有点小激动和憧憬,有时还带点遗憾。
这里撷取五位投资大师的创业故事,从中既能体会到私募创业之艰难,或许也能找到挑选优秀私募的秘诀吧。
巴菲特
世界上最成功的私募,自然是首富巴菲特(巴菲特持有30.83万股伯克希尔A类股,每股股价高达23.5万美元,身家725亿美元),巴菲特在做了13年的私募基金(PE)之后才转战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是诸多投资大师里面出道最早的,投资生涯也是最长的,现在86岁高龄还奋斗在投资第一线。
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1947年进入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读本科,三年就完成了学业,1950年赴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读研,求学于价值投资教父本·格雷厄姆。1951年毕业后,希望无偿为格雷厄姆工作,但是被婉言拒绝了,于是在父亲的证券公司当了三年的股票销售商。这三年期间,巴菲特一边埋头研究股票,一边上了卡内基的演讲课,还在奥马哈大学开课讲授投资学原理(教材就是恩师写的《聪明的投资人》),同时还谈恋爱和结婚,22岁就和19岁的苏茜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1954年,格雷厄姆终于答应巴菲特来自己的公司上班了,巴菲特在那里干了两年的选股,直到格雷厄姆解散自己的公司。这就是巴菲特创业前的经历,巴菲特此时虽然只有26岁,却是有着七年股龄的职业投资人。
巴菲特1956年5月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回到家乡奥马哈自立门户,发起了巴菲特合伙基金。这第一只基金规模是105000美元,合伙成员有7人,分别是巴菲特的姐姐及姐夫、姑妈、前室友及其母亲、巴菲特的律师及巴菲特本人。其中巴菲特投入了100美元(按中国人的写法,《滚雪球》是不是可以叫做《从100美元到700亿》?),实际上巴菲特此时的身家已经有14万美元了,创业还是有底气的。巴菲特于当年又成立了两个合伙基金,到了年底合伙基金净资产合计就到了303726美元了。这些钱是个什么概念呢?巴菲特1955年为格雷厄姆工作的年薪是12000美元,1957年在奥马哈的法拉姆大街买的五居室房子花了31500美元。
此后巴菲特的私募之路是顺风顺水,收益率一路飘红,客户也是越积越多,到了1962年元旦,合伙基金净资产已经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100万属于巴菲特个人),投资人发展到了90人。此时巴菲特才搬出卧室找了一间办公室,同时招聘了第一名全职员工。
巴菲特的创业是相当成功,一方面要感谢父亲和恩师带来的关系网,但是最重要的是其本人的感染力。巴菲特很早就立了志,早在12岁的时候就宣布要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对挣钱有浓厚的的兴趣与自信。1968年,量化投资的祖师爷爱德华索普与巴菲特打了几次桥牌,便断定此人将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因为其投资理念、分析能力、变通能力都是一流。
巴菲特于1969年秋天结束了巴菲特合伙基金,主要是因为此时价值投资机会太少(后来美股进入了剧烈震荡的70年代)、基金规模又太大(1969年初,基金规模已经增加到1.04亿美元了),并且也不想100%的忙于投资,声称“我要退休了”(47年过去了,还没退休!)。巴菲特确实没有退休,而是转战到伯克希尔了,巴菲特花费了此后的毕生精力,把伯克希尔打造成一架挣钱机器,自己也成了世界首富。
巴菲特1957-1969这13年年均复合收益率是23.2%,其中1969年表现最差,基本为零,1957年为其次,收益率为9.3%,中间的11年收益率都是不错的。伯克希尔的业绩从1965年起就开始有记载了,1965-2015年的这51年,伯克希尔的每股净值的年均复合收益率是19.2%(自2014年度起,伯克希尔的股价收益率也放入了《致股东的信》,到2015年这一数字是20.8%,与净值增幅接近,不过收益为负的年份就多了很多,特别是1974年下跌48.7%与2008年下跌31.8%),累计起来就是增长了7989倍!如果加上1957-1964年的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成绩,那么这总共59年下来,1美元的投入能增长到4万美元!
巴菲特会不会在2017年股东大会后真正退休呢?届时他将有60年的业绩记录,这一纪录在投资史上是空前的,估计也是绝后的。
索罗斯
索罗斯也是生于1930年,与巴菲特同龄,这真是十分的巧合。不过,索罗斯作为一个从匈牙利来到美国的移民,创业之路要艰辛得多,可谓是典型的屌丝逆袭。
索罗斯在纳粹占领匈牙利时期幸运的活了下来,战争结束后于1949年离开匈牙利前往伦敦,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LSE)。索罗斯于1953年拿到学位,论文导师找的是着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毕业之后,他在英国做了几份短工,如手提包销售之类,最后在SF银行(Singer**amp; Friedlander)找到一份交易员的工作,做黄金和股票套利交易。
1956年,索罗斯身上带着5000美金来到了纽约。在伦敦同事的帮助下,索罗斯在F.M.Mayer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先做套利交易员,后成为分析师,1959年转投Wertheim公司,继续从事欧洲证券业务。1963年跳槽到阿诺德·莱希罗德公司(Arnold**amp; S.Bleichroeder),1967年升为研究部主管。
生活方面,1961年索罗斯结了婚,同一年也成为美国公民。这一年,索罗斯利用周末时间重新起草十年前写的《意识的重负》(他自己的评语是:除了标题之外,全文乏善可陈),希望能出版,还将手稿送给导师卡尔·波普尔审阅,1963年至1966年还花了三年的时间修改,但是最终并没有出版。索罗斯此时仍然想当哲学家,可是生活压力很大,父亲来到美国后过了五六年就得了癌症,索罗斯不得不找一位可以供应免费医疗的外科医生。索罗斯最后还是暂且按下了当哲学家之心,回到谋生场中。
索罗斯于1967年在公司内部建立了第一个基金-第一老鹰基金,这是一个只做多的股票基金。索罗斯于1969年建立了第二个基金,叫双鹰基金(几年后改名为量子基金),属于对冲基金,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外汇与商品,可以卖空和利用杠杆。双鹰基金是索罗斯自己投入25万美元成立的,不久他认识的一些欧洲阔佬注入了450万美元,这总共475万美元就是索罗斯起家的资本。
1970年,吉姆罗杰斯加入了索罗斯的团队,负责研究,而索罗斯则主攻交易,两人成为黄金搭档。1973年,索罗斯自立门户,建立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办公室只有三个房间,可以俯瞰纽约中央公园。
从1969年初的475万美元起,索罗斯通过16年的努力,在1984年底将其增值到4.49亿美元。这16年,总的外部资金流入是-1600万,主要是1981年索罗斯亏损了22.9%,当年客户撤走了1亿美元,其余年份合计流入8400万。索罗斯这16年年均复合收益率是30.89%(巴菲特同期是23.41%),虽然有这么好的业绩,基金规模却没有因此而快速增长,一直靠着内部收益增长,这跟巴菲特真的是没法比。
1985-1999年索罗斯基金的业绩更加的好,将索罗斯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推到了32.49%(1969-1999共31年,同期巴菲特是24.93%)。索罗斯基金在规模上也迎来了快速发展,1986年底到了14.6亿美元,1991年底达到了53亿美元。1992年狙击英镑之后,索罗斯名气大振,在全世界范围内扬名,1993年年底索罗斯基金规模就发展到了114亿美元,1999年底到了210亿美元的巅峰。
索罗斯基金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中亏损了15.5%,这也是仅次于1981年的第二次亏损,不过在2001年又扳回来13.8%,此后几年收益尚可,但是毕竟处于半退休状态,不如早年。在2007-2009年的次贷危机中,索罗斯再一次力挽狂澜,分别盈利32%、8%、28%,再一次证明了他最杰出的全球宏观交易能力。
老虎基金罗伯逊
老虎基金的朱利安·罗伯逊属于对冲基金界教父级人物,与索罗斯、斯坦哈特并称对冲基金三巨头。不过罗伯逊大器晚成,创立老虎基金的时候已经48岁“高龄”了。
罗伯逊生于1932年,比索罗斯只小两岁,年少时喜爱运动,棒球和橄榄球玩的很溜。1955年在读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后,参加了海军,服役2年期满时被提拔为中尉。1957年去了纽约,进入基德尔皮博迪公司(Kidder Peabody**amp; Co.)工作,这一呆就是22年。罗伯逊在基德尔皮博迪公司做销售,将股票和债券推销给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做过很多岗位,最终成为资金管理分公司的主管。相比于销售,罗伯逊更喜爱资金管理,工作之余替一些朋友和同事打理个人股票账户,成绩不错。罗伯逊采用的是价值投资策略,通过挖掘基本面信息和评估价值来选股票,持有周期比较长。
罗伯逊有一个好友罗伯特·博奇,此人1970年成为了阿尔弗雷德·琼斯(Alfred Jones)的女婿,琼斯就是被公认为发明对冲基金的人。琼斯本是一个记者,在为《Fortune》写一篇文章时对股市做了点研究,发现股票多空配对可以消除系统性风险,从而在牛市和熊市中都能盈利。靠着这个秘诀,琼斯建立了一家对冲基金,发了财。罗伯逊和博奇、琼斯经常交流,也领悟到了对冲的魅力,把多空对冲和价值投资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1978年,罗伯逊带着全家人去新西兰休一个长假,想写一本小说,讲述一个美国南方人如何成功立足于华尔街,可惜的是几周之后就厌倦写这本书了。最后,新西兰的美景、高尔夫、网球,也无法留住他的心,因为他要创业了!
1980年5月,罗伯逊和和朋友Thorpe McKenzie一共募集了800万美元,设立了老虎基金。老虎这个名字是罗伯逊七岁的儿子建议的,之前他们为了取个好听的名字费尽了心思。罗伯逊是一个爱交际的人(他的名片盒里有几千张名片),朋友很多,加上生意关系广泛,预计能募集到1亿美元,结果是大失所望,只实现了8%的募集目标!这其中包括琼斯的基金,琼斯的基金在女婿博奇接管后,从自营转变到了FOF的形式。
好在1980年这个时机很好,恰逢美股20年大牛市的开端。老虎基金当年就实现了54.9%的费后回报,旗开得胜,此后的6年也实现了平均32.7%的高回报。
罗伯逊将价值投资和股票多空策略完美结合,通过招募大量聪明的且具有运动特长的年轻人来深挖基本面,在内部人才培养与管理、外部市场营销方面都做得不错,规模得以快速扩大,到了1991年,老虎基金成为第三家管理规模过1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到了1993年底就达到了70亿美元,比斯坦哈特还多,仅比索罗斯少一点点(要知道老虎基金起步比索罗斯晚了11年)。基金规模在1998年8月达到了210亿美元的巅峰,公司成员也超过了210人。
不过,在规模膨胀到百亿美元以后,受制于股市流动性,罗伯逊不得不将投资领域从股票扩大到了债券、外汇与商品等市场,即所谓全球宏观市场。罗伯逊的价值投资风格,不太适应全球宏观投资,虽然一开始也赚了很多钱,在债券、外汇、钯金、铜上面都赚了不少,但是最终于1998年因做空日元兑美元而大亏40多亿,基金遭受重创由盛转衰。
屋漏偏逢连夜雨,90年代末Nasdaq的互联网股票一路飙涨,价格从高估到更高估,老虎基金的策略是做多传统价值股而做空互联网股票,结果是两头受挫,基金在1999年下跌19%,与1998年高峰比下跌了43%,而同期标普500则上升了35%。老虎基金在2000年一季度再度下跌13%,赎回潮汹涌不止,罗伯逊已经撑不住了,最终于2000年3月份关掉了老虎系列基金,同时,纳斯达克于2000年3月10日见顶随后崩盘。
虽然最后三年持续下跌,但是老虎基金创立以来的21年复合收益率还是高达23.37%,当初投入的1美元增值到了82.32美元。
老虎基金的结局令人惋惜,一个传奇就此谢幕。但是,罗伯逊的故事其实并没有结束,他后来投资与支持了很多小老虎,这些从老虎基金出来创业的年轻基金经理,大约有40多人,合计管理资金规模约占整个对冲基金行业的10%,占股票多空策略基金的20%,成为对冲基金界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罗伯逊之所以在对冲基金大师里面位居前列,就是因为他培养了一大批小老虎,而这是其他大师们都做不到的,巴菲特也好,索罗斯也好,连找一个满意的继承人都困难。
绿光资本爱因霍恩
爱因霍恩是对冲基金业的后起之秀,着名价值投资人与做空者,被一些人称为“下一个巴菲特”。
爱因霍恩出生于1968年,中学时喜爱数学和辩论,本科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政府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阐述美国航空业的周期性监管问题,结论是不要投资航空业,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投资者本应该将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空中击落”。1991年本科毕业后在DLJ公司做了两年的投行分析师,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以上。痛苦不堪的两年后,爱因霍恩没有按照常规去商学院读书,而是去了对冲基金西格尔考勒瑞基金公司做买方分析师,三年下来就把投资与投资研究学得比较到位了。
1996年初,爱因霍恩和同事杰夫一起辞职创业,因为妻子开了绿灯,所以把公司取名为绿光资本基金公司。爱因霍恩和杰夫觉得可以募集1000万美元,但最终到了5月份只筹到了90万美元,其中50万美元还是来自于爱因霍恩的父母,爱因霍恩和合伙人也各投入1万美元。
绿光资本的策略与老虎基金是一样的,股票多空结合价值投资,深度的基本面研究,区别在于其多空并不是一一匹配,而是寻找值得做多的多头和值得做空的空头,整体头寸上加以匹配。持有期一般在1年以上,集中持仓,一般把30%-60%的资本投入到最大的5个多头仓位。基金追求绝对收益目标,即无论市场环境如何,都要努力实现正收益。
募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一位合伙人介绍来的富人朋友,给爱因霍恩出了一道扑克牌智力测试题,题目是:从一副扑克牌中拿出同一花色的牌,安排牌的顺序,好让人将最上面的一张牌翻开正面朝上,将下一张牌放在最底下,再翻开一张牌正面朝上,将下一张牌放在最底下,如此重复,直到所有的牌按数字依次排列。爱因霍恩答错了,也错过了这笔投资。(我也真希望有人也给我出出这种题目!)
绿光资本在5月之后的1996年获得了37.1%的高收益,没有一个月出现负收益,管理资产很快达到了1300万美元。为了庆祝第一年的旗开得胜,爱因霍恩在冬天的一个晚上邀请了包括父母在内的25个投资人吃了一顿意大利美食,顺便汇报了一下成绩!
1997年,绿光资本获利57.9%,年底管理资产就达到了7500万美元。1998年,绿光资本业绩一般,只有10%,但规模增加到了1.65亿美元。1999年,基金实现了39.7%的收益率,管理资产增长到了2.5亿美元。2000年是第五个年头,基金收益率为13.6%,而纳斯达克指数则暴跌39%,基金规模增长到了4.4亿美元。2001年,纳斯达克又暴跌了20%,而绿光资本则获得31.6%的收益率,管理资产达到了8.25亿美元。
90年代美股扶摇直上,大量资金也不断涌入对冲基金行业,爱因霍恩艺高人胆大,与同样投资风格的老虎基金相比幸运得多,业绩好的出奇,享受了几年美好的时光。
爱因霍恩的成名之作,是在2008年做空雷曼兄弟,从中大赚超过10亿美金。现在,他仍然活跃在一线,在市场上具有很大影响力。
Michael**ury
迈克尔·伯利从规模上和从业时间上来看都算不得大鳄,但是他的故事比较励志,成名之战也颇为惊心动魄,而且他运营对冲基金的方式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所以我们也来看一看他的故事。
伯利出生于1971年,2岁的时候左眼球就因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而被移除,装了一颗玻璃做的假眼球。伯利在小学的时候IQ测试出奇的高,但是朋友很少。5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伯利与弟弟跟着父亲住,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在父亲工作的IBM实验室做一份小工,赚的钱拿来投资共同基金。高中的时候,父母复婚,伯利的信心越来越足,成绩越来越好,但是毕业时因为英文老师的疏忽而被自己中意的哈佛大学拒之门外,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医学专业读预科班。伯利与周围人的关系都不好,后来被诊断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是一种自闭症,患上了会出现社交困难。很自然的,伯利又把兴趣放到了股票上。1991年,伯利被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录取,读到第3年父亲就过世了。
1996年,伯利开办了一家谈论股票的个人网站valuestocks.net,每周发表几篇长文。大概是因为当时互联网上的网站太少,几个月后MSN的主管就浏览到了伯利的网站,邀请他成为MSN专栏作家,每字1美元。伯利欣然同意,起了个笔名,叫“价值博士”(The Value Doc),开始MSN上谈股票,很快有了不少的读者。
1997年伯利医学院毕业,欠下了15万美元的助学贷款,在斯坦福大学医院找到了一份病理研究的住院医师工作。当年秋天,他在征婚网站Match.com发布了征婚启事(第一代网民啊!咋不投身于互联网啊!),与一位华裔女性黎德英闪电恋爱,3周后就订婚了。做医生很辛苦,伯利为了做好股票还得经常挑灯夜战,利用晚上时间来发表文章更新自己的网站。
2000年6月,伯利29岁,在斯坦福大学医院的工作结束,再也不想从医了,他觉得应该学巴菲特专业做投资。在老婆和家人的支持下,他在美国银行开了一个账户,从此开始了他的对冲基金生涯。伯利野心勃勃,把投资者的最低净值要求设定在1500万美元,基本上把认识的所有人都排除在外了。
运气还真好,几周后,畅销书《You Can**e a Stock Market Genius》的作者兼对冲基金经理格林布雷特找过来,花了100万美元买了伯利公司22.5%的股份,格林布雷特也是伯利的粉丝,一直在等着他离开医疗行业。伯利用这笔钱还了助学贷款,将公司命名为子孙资本(Scion Capital),在苹果电脑总部之外几个街区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办公室,这间办公室从前的主人就是苹果的联合创始人沃兹(Steve Wozniak)。
伯利的私募之路还挺顺利。2001年,标普500指数下跌11.88%,子孙资本的净值上涨了55%。2002年,标普再次下跌22.1%,伯利盈利了16%。2003年股市反弹,伯利的组合大涨50%。2003年,伯利管理的资产就达到了2.5亿美元,到了2004年底达到了6亿美元,就不再接受新的投资了。
2003年,伯利年收入超过了500万美元,于是花了380万美元在加州萨拉托加(Saratoga)买了一套6居室的房子,供一家四口住。
**房的同时,伯利觉得房价有点泡沫了,于是对住房市场和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做了深入研究,结论很惊人,他觉得房产危机迟早要爆发,认定做空MBS是一个大机会,是他的“Soros Trade”。他的这一发现比大空头保尔森还早一年,比Soros本人更是早了好几年。于是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运行他的“Soros Trade”,做空一些金融股,不断买入CDS合约,而这四年CDS头寸一直是浮亏的。
尽管压力巨大,伯利依然对自己的判断怀有信心,不过投资人却逐渐失去了信心,即使伯利5年来为投资人赚了242%,投资人还是对伯利的“Soros Trade”非常反对。伯利发起新基金大干一场的努力失败了,而且与客户的关系还闹得很僵,到了2006年10月,连最初赏识自己的格林布雷特也受不了,飞来圣何塞,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这一年客户撤资1.5亿美元,伯利不得不忍着亏损卖掉了一半的CDS仓位。
熬到了2007年8月,伯利才开始迎来胜利,这一年底公司盈利150%,进账7亿美元,伯利个人进账7000万美元。伯利准备在2008年继续前进,但是客户却不断撤资,2008年下半年管理的资金只有4.5亿美元,比2005年初管理的6.5亿美元缩水了很多,伯利终于再也受不了了,于2009年初关掉了自己的公司。
Michael**ury的私募基金(PE)创业之路,在十年后的中国有无数效仿者,中国有大量民间操盘手,就是靠着在论坛、博客写文章而获得粉丝,或者通过展示交易成绩、参加炒股大赛或期货大赛来露脸。总的来说,这类草根式的基金创业之路十分艰难,规模上与公募等投资机构出身的基金经理比完全无法抗衡,最终业绩也是良莠不齐。
从0到1
以上大师们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从零到一,再到传奇。但是也有众多失败的案例,很多10亿级别起步的对冲基金多以失败而告终,1就是巅峰,例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
当然,这不是必然的规律,通过私募基金(PE)的首募,很难预测到基金经理的未来之路。预测是很难的,尤其是预测未来,这一点对金融投资来说,对挑选基金经理来说,都是成立的。
快乐家族的人都很有钱吗?
第3集。《同学两亿岁》是根据疯丢子同名小说改编,由徐静蕾监制,司维维和蒋笑笑执导的都市科幻网络剧。在该电视剧中宣墨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军营,她打靶打出了一百环,因此一百环是第四集。该剧讲述了高中生宣墨在偶然的机会被两亿年前的天蝎星系女元帅阿部多瑞附身,变成一个无敌“钢铁直女”,并在适应地球生活、体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亲情友情爱情后得到成长的故事。
有一千万存在银行会过得怎么样?
身价过亿,歌手/主持人/导演/演员何炅
关于何炅的身价问题,坊间有过这么一个故事:2014年知名博主长春国贸爆料称“某知名男主持将再度签约卖身老东家光线传媒,成立专属个人工作室,不但要参与光线传媒多档重量级节目,而且他还将跨界当导演,在待遇方面,除了不菲的签约金之外,还将享有光线传媒高达1亿元的期权”。
这一爆料迅速将舆论推到了何炅身上,指出其1亿元身价跳槽光线,但随后被何炅本人微博否认。虽然我们不知道1亿元跳槽光线真假,但是有一件事毫无疑问,何炅凭借着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坐拥过亿资产。
根据2015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发布的数据显示,何炅在主持/广告/演艺方面的年收入就达到1890万元,如果翻阅往年数据就会发现,何炅已经连续十年登陆这个榜单,收入叠加累计过亿。
这意味着,一向低调、务实的何炅,已经凭借个人奋斗积累了过亿的个人资产。如今2016年即将结束,何炅的身价肯定大幅上涨。因为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间,何炅明显加快了“捞金”的步伐,大量地承接综艺主持和代言活动。
2016年到目前为止,何炅一年之内已经主持了《拜托了冰箱中国版第二季》《开学第一课》《你正常吗》《透鲜滴星期天》《明星大侦探》《来吧冠军》《我是歌手第四季》《向往的生活》等9档综艺,平台跨出湖南卫视,遍及央视、东方和浙江等多平台。
除了主持,何炅的代言也是接连不断,目前为止,他已经代言了包括佳龙辣条、 游戏 《快乐点点消》、51Job 广告在内的20多款产品。剧小娱了解,如今何炅代言的价格虽然会因为品类有所不同,但是正常的都在700-800万/2年。
已经完成过亿资本积累的何炅,现在要和主营电视购的物快乐购、擅长网红经济的如涵控股成立合资公司,到底出于何种打算呢?捞金哦!!!
聊完了如涵控股,现在需要聊聊何炅为什么会参合这门生意。
这里面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何炅已经不满足与一个艺人的定位,开始积极地开拓自己的商业版图。此前有报道曾经指出,何炅成为阿里音乐首席内容官、唱吧明星投资人、咖啡之翼股东、拥有多个个人工作室等,在《快乐大本营》等知名节目主持人身份背后,何炅身兼数职。
仔细研究这些投资,要么是他帮别人站台,要么是没有实际运营业务的,很多都是务虚不务实的项目,小娱今天要聊的是他与A股公司之间的“爱恨纠葛”,在这件事情上,想来何炅应该挺郁闷的。
早在今年7月份,上市公司汉鼎宇佑曾发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宇佑传媒在内的多项泛 娱乐 行业资产,而何炅正是宇佑传媒的明星股东之一。资料显示黄磊、何炅及周迅均在2015年1月以工作室的形式投资入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1%和5%。
根据华录百纳的8月1日的公告,控股子公司北京华录百纳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与风火石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合作投资设立风火石文化经纪(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推进艺人经纪行业的战略布局。
何炅和黄磊正是风火石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的股东,其中黄磊持股65.5%,何炅持股4.5%,目前这家新成立的艺人经纪公司尚未具体开展业务。
不管何炅何时能结束在A股的“漂流”,他的身家也是妥妥的啊。
何炅
提及到湖南卫视金牌主持人,很多人都会想到何炅、谢娜、汪涵等人,尤其是如今如日中天的《快乐大本营》、《百变大咖秀》,让主持人身价水涨船高,出场费动辄就几万,而谢娜与何炅更是 娱乐 圈中不可小觑的富人,家中常备奢侈品?
何炅一位多才多艺的艺人,主持、电视剧、话剧、**、唱歌样样在行。1998时,何炅加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担任主持,早已是内地最受欢迎地 娱乐 节目主持之一。
收入:湖南卫视主持人何炅,年收入760万!排名35位!出场费在4万–5万之间!
车&房:何炅拥有**奥迪tt与银灰色fabia。但这对何炅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的奢侈更表现在他的豪宅上,奢侈程度让人羡慕!
杜海涛与沈梦辰分手,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对于这一段所谓的热恋,很多网友都不相信两人曾经在一起过,唯一相信的是炒作。沈梦辰的爆红是从与杜海涛传绯闻开始的,甚至曾一度被预言,接棒谢娜,晋级为芒果一姐,不过,如今,两人分手。沈梦辰不仅一姐梦碎,更加失去了一个隐形富豪,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最近有网友爆料称,其实我们都不知道杜海涛是贵圈儿的隐形富豪,他从12年就涉足商界,首先创立了自己的家居生活品牌,随后又在长沙开设自助餐厅,同时拥有豪宅数栋豪车数辆。看来贵圈的隐形富豪还不少呢。
然而我们都知道的是,杜海涛05年以高中生身份参加芒果台某主持类选秀获得冠军,随后成为快乐家族的一员,在节目里专注打酱油。
依靠着快乐家族的人气,杜海涛也算是众人皆知了。虽然他的粉丝数量比不上马栏山某个山沟的村民,但是他的微博可是有2600万粉丝呐!多少大V哭晕在厕所。
所长记得有一次在真人秀《冲上云霄》探班会上,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是否也会有买飞机的打算,他说通过节目接触到了飞机,就越来越喜欢直升飞机,还说“等炒股赚了就买”。
代表作品:《快乐大本营》《快乐你懂的》《仙球大战》《嘻游记》
其实这就是个伪命题,快乐所有人都名利双收。钱都已经花不完了,为啥还纠结谁最多钱。多了咋滴也不给你花,有那时间大家赶紧出去挣钱吧。
唉!这两位的身价过亿,我们听了想泪奔。主持人演员工资年薪几千万!何炅靠自己努力,而海涛则足富二代。他家有多处公司和分公司,他在大本营原来是玩,可后来玩大了,有经济的支持,名气大了!其实有钱无钱都一日三餐一张床,死了一小盒,那么钱,车,房,老婆,孩子还不一定是谁的!只要心态好,穷富都过二十四小时。但大家少喷,相互尊重哟!
我个人因为,不一定
应该吧,混了十几年
快乐家族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五位主持人,每个人资产过亿是有的,特别是杜海涛,他家里原本就是很富有的家庭,十足的富二代,其实五位主持都有自己的品牌生意,都靠着自己有名身份,个个也赚得盆满钵满的,这就是人家的福气啊!自己还是努力加油吧!
快乐家旅最有钱的就是杜海涛和吴昕,其次就是谢娜和李维嘉,最穷就是何炅。
应该比普通人有钱得多。
有一千万存在银行里,会过的怎么样?
身为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把1000万存在银行,每天可以躺在家里躺赢了。 你只需要负责玩,剩余的银行给你解决。
在我国,在银行存款超过100万的人,占总人口的0.1%,大约140万个。存款超过1000万的人,只有0.01%,大约14万。所以,在银行存款过千万,已经是站在全国最顶尖的那一批人当中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把1000万存进银行,到底可以拿到多少利息。
1 . 存活期
假设我们就是把这1000万放在银行卡的活期账户里,一年有多少利息呢?
活期利息现在是0.35%,一万块钱放活期一年就是35块钱。如果1000万放活期里,那一年的利息就是:
1000 35 35000元
当然,我们肯定不会傻到,把这1000万放在活期里,白白的给银行做贡献的。
2 . 存定期一年
现在银行定期一年的利率,最高的可以达到2.25% 。如果我们存1000万定期一年,满期的利息就是:
225 1000 225000元
我们平均到一年的12个月里,每个月就是:
225000 12 18750元
我所在的城市武汉,算是一线大城市了,但是平均工资现在也只有四千块钱左右。普通人,一个月节约一点,两千多块钱,完全足够生活。 一个月18750块钱,就算在武汉,也是可以过的相当优越。甚至可以说,一家五口完全够。
如果你是在二三线小城市里,那可以全家都过的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是七八线小县城或农村里,莫说一个人,就算是一家人,都可以过上锦衣玉食一般的生活。
3 . 存定期两年
现在银行的定期两年,利率可以达到3.0%,1000万存两年的利率就是:
300 2 1000 600000元
平均到每一个月的利息就是:
600000 24**00元
一个月25000,可以这么说,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里,你都可以生活的很好。这个每个月的利息,超过了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工资。
4 . 存定期三年
定期三年的利率,现在银行的利率最高可以达到3.58%,1000万存三年满期的利息就是:358 3 1000 1074000元
别人想要在银行存款百万,可能要努力一辈子,一生的奋斗目标。而你,只需要在家玩三年,银行就自动送上百万的利息钱。
我们平均到每一个月的利息,就是:
1074000 36 29833元
这个每个月的利息,就已经秒杀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上班族了。
有多少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足两千块钱的,你自己可以想一下,一个月给你将近三万的生活费,而且还是每个月都这么多,就问你怎么花吧。
5 .**国债
每个月的10号都是发行国债的时间,国债也是绝对的保本保息的。现在三年期的国债,利率是3.8%,五年期的国债,利率是4.0%。而且,现在的国债,都是电子开放式的,每年都可以领一次利息。
如果1000万,买三年期3.8%的国债,满期总共的利息是:
1000 380 3 1140000元,每年可以领380000元,平均到每个月就是31667元
如果1000万,买五年期的4.0%的国债,每年可以领利息:
1000 400 40万,满五年总共领 40 万 5 200万,平均到每个月就是 33333元。
不管是五年期国债,还是三年期的国债,平均到每个月的利息都在3万以上。你的财务完全实现了自由,再去超市买个东西,就不用再看价格了。随便买,随便拿。
6 .**大额存单
在银行的存款活动中,绝对保本保息的除了定期和国债外,还有大额存单。现在三年期的大额存单,还可以买到4.0%的利率。五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可以达到4.5%。
如果1000万,买三年期的4.0%的大额存单,这个利率和五年期国债的利率一样。满三年后,我们可以拿到的收益是:
1000 400 3 1200000元,平均到每个月就是 33333元。
1000万,买五年期4.5%的大额存单,满期后的收益是:
1000 5 450 2250000元
225万的利息,就是满期后你的本金就从1000万,变成了1225万。
如果我们平均到每个月,那么我们每个月就可以拿到收益是:
2250000 60 37500元
一个月37500元,一天就是1250块钱,就问你怎么花吧。
在大城市,如果大手大脚奢侈开销,肯定能花的玩。如果你是在小县城或者农村,任你铺张浪费,一个月也是败不尽这将近四万块钱。
7 . 银行其它的存款活动
当然,银行除了上面的存钱方式外,还有利率更高一些的投资。像理财,基金,保险等。
但是理财从本质上说,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银行的理财已经打破了刚性兑付,没有办法做到绝对的保本保息。
基金属于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1000万投入到基金市场,行情好一天可以赚50万。行情不好,一天就可以亏50万本金。所以没有经验,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不适合炒基金。
至于保险,都是长期的规划,有的存进去,半辈子都不能取出来的。而且保险市场,现在存在很多业务员为了业绩,误导客户,误导销售。所以,不懂保险的人,不建议买保险。
要想保证本金的安全,绝对的保本保息,银行里就只有定期,国债,大额存单可以做得到。
你拥有了1000万,基本上就算是人生的赢家了。像我们普通人,这辈子赚1000万的概率还没有买**中五百万的利率高。
像一个月工资一万的,算是工资比较高的了。如果能一个月存下来5000,存够1000万,也需要167年。一个人一生最多也就工作三四十年,需要好几辈子。
如果工资不高,一个月只能存2000,那存够1000万,就需要500年!
如果一个月只能存1000,那就需要将近1000年。你需要从北宋宋真宗赵恒时期,就要努力存钱了。
1000万存在银行,就算你特别特别的保守,存定期一年,每个月也有18750元的利息。
如果买五年期大额存单,每个月可以领到 37500元的利息钱。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不败家,不瞎搞,1000万存在银行,完全可以保证你这一生都能够衣食无忧。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联想到一个高中同学,他两口子真的放1000万在银行。之前我还发帖子吐槽过,这得多不会理财,居然把1000万全部放在银行。
职业原因,身边有不少小富即安的朋友。资产在3000到1个亿以内的为主(自住房之外)。大家普遍没有1000万现金在银行。有的做生意,有的买楼,有的炒股买期货。
我这个高中同学,是极少数的把1000万存银行的。他自己讲过,差不多能做到6%-8%的收益,也就是每年利息60到80万之间。这俩过着非常质朴的生活,爱马仕不敢买,代步车20万以内,出门 旅游 住五星级算奢侈的那种。其实他俩并不缺钱,每年工资也有几百万。
反观资产差不多但是不爱存银行的这波人(比如我们家)名牌包一堆,车子200万。前几年投资比较顺利,一年能赚一千多万。生活谈不上奢侈,但吃顿饭三五千常有。有阵子懒得做饭,跟先生出去吃早餐,每顿早餐都一百多块,日均吃掉1000+。生孩子在私立,不要钱的疫苗我家娃接种花了3W+。有点羞愧,但我以前真的很能花。
反思一下,其实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把上千万现金存在银行的人投资理念很保守,生活也相对节俭。不像做生意的这波人,现金流充沛,敢花钱。
好多人没有那么些钱的时候,一心畅想着,如果自己躺平就有大几十万利息,做梦都要笑醒,肯定生活得特别美。实际不是那么回事。越是有钱的人,生活状态越是取决于消费观。1000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在北京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套房。当你拥有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也不会长命百岁啊。该坐地铁也是做,该吃路边摊还是照样吃。
正好我就是这样的人[捂脸]
目前新一线城市房产四套, 汽车 三辆,六个车位,没有负债。
固定资产之外,我的资金分配很简单:
1:三年期大额存单200万:
200*4.125%=8.25万
2:私募基金400万:
其中分账类:200=200*15%=30万
固定收益类:200=200*9%=18万
3:借款给企业200万:
200*2.3%*12=55.2万
4:炒股300万:
300*10%=30万
5:理财活期300万:
300*0.032=9.6万
6:信托理财:100万:
100*3.4%=3.4万
7:现金:20万
资金合计:
200+400+200+300+100+20=1220万
8:年收益:
8.25+48+55.2+30+13=154.45万
存银行稳健但收益低
**投资收益高但风险同样高
所以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资产配比
如果你去银行存款一千万的话,那么你对于银行来说就是半个金主一样的存在,为了表示对你的重视,这个银行的经理或者是行长可能会亲自出马为你办的业务,他也可能会尽可能的满足你的一些不是很过分的需求,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礼物等等,工作人员还可能会免费送上一些旅行的卡等等,在银行存款业务下滑的时候,银行一次性存款超过千万的客户,对于一个银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银行还可能会组织一个聚会,邀请一些大客户之间相互认识一下,这对于银行来说都是极为巨大的帮助,还会组织专门的理财顾问对你的钱进行管理,主动帮助你钱生钱。
一千万放银行如果你是一个大懒虫啥都不干,天天吃喝玩乐不吸毒,不赌博,正常吃利息和银行给的各项福利就够了!如果有心在投资几套底商收房租那就能养几个大学生了[捂脸]
如果我有1000万元存银行的话,那我就太开心了,我如果突然多出1000万元钱,不是银行系统出错的那种,当然我能想到的就是中了**,但是我貌似不买**的,那就权当我就突然得到1000万元吧。
如果我有1000万元存在银行里面了,这样的话一年利息也有4、5十万了啊,完全没办法工作了,年收入这么高的我肯定找不到这样的工作。
我会取出800万元,200万剩银行每年拿利息过日常生活,然后800万元投资理财,300万元股票,200万元基金,然后再300万元投资备用金,毕竟投资市场不是永恒上涨的,所以还是需要投资备用金随时补仓之用的。
这样算下来的话我不仅衣食无忧,还能去环游世界了,因为在旅行过程中我还能赚钱,随时随地可以投资理财,何乐而不为呢。
当你钱多的时候,你就知道利息是可以谈的,十个点,二十个点,视乎你有多少钱。
首先,银行要对你的资金审核,是否合法,合法之后才会给你贵宾级别的待遇。
第一步就是留住你的存款,时间越久越好,通常都是利率上浮,私人俱乐部,机场贵宾厅,各种节日礼物,还会送你黑卡,透支的额度一般都是在几百万以上的,黑卡还可以免费住五星级酒店,飞机头等舱,全球救援。
有一千万为什么要存银行?假如你还能活30年,每个月花2.7万。假如还能活40年,每个月花2.083万。假如还能活50年,每个月花1.66万!这样到死基本花光了!
存定期的利息都不够俺挥霍一个星期,哪里有像楼主说的可以那样舒服过日子,还是别存银行了,唉!日子太苦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